韵书
阴平 几乎,案几 衣服 西 姿 湿 言蹇難也 參差 恨聲 生息 觿 蹇也 以箸取物 穿也,傷也 口聲 偲偲,相切責也 谿 𫚕 𬯀 𫓯 𦭜 𫄨 𪟝 𬳵 𫌀 𫓹
阳平 跨馬,動詞 知識 委迤,自得貌 鼻液 高麗 九嶷 委蛇 水中高地 舉目貌。又縣名 同泥 相欺也。遺也 牛黑色 蘄茝也。求也 箿 鬿 山貌 𫐐 𬨂 𫘨 俿 𫘬 𨙸 𬱖 𠅤 𫠜
去声 拘泥 驿 亿 契約 水名,渡水 記也 羿 有庳,國名 濿 𤧛 𬶨 𬍛 𨺙 𬬩 𬤊 鰿 𬶭 𫄷 𬟁 𫵷 𬃊
古文:𦯴𠈽

  • 唐韻》於脂切《集韻》於夷切《韻會》幺夷切《正韻》於宜切,𠀤音蛜。 (支韻)
  • 彼也。《詩·秦風》所謂伊人,在水一方。
  • 又發語辭。《詩·邶風》伊余來墍。又《小雅》伊誰云從。
  • 又維也。《儀禮·士冠禮》嘉薦伊脯。《揚雄·河東賦》伊年暮春,將瘞后土,禮靈祇。《註》師古曰:伊,是也。
  • 又鬰伊,不舒貌。《後漢·崔寔傳》智士鬰伊於下。與噫通。
  • 又吾伊,讀書聲。《黃庭堅詩》北窻讀書聲吾伊。俗作吚。
  • 又伊威,委黍也。《詩·豳風》伊威在室。《陸璣疏》伊威一名委黍,一名鼠婦,在壁根下甕底土中生,如白魚者是也。
  • 又姓。
  • 又州名。本伊吾盧,地在燉煌大磧外,唐初內附,置伊州。
  • 又木名。《山海經》熊耳之山,伊水出焉,南入于洛。與洢同。
  • 又《周禮·秋官》伊耆氏。《註》伊耆,古王者號。後王識伊耆氏之舊德,而以名官。今姓有伊耆氏。
  • 考證:〔《詩·邶風》伊余來曁。〕
  • 謹照原文來曁改來墍。